隨著生活環(huán)境和營養(yǎng)條件的改善,以及獸醫(yī)醫(yī)療水平的提升,寵物貓的壽命也得以延長,但隨著年齡增長,越來越多的貓出現(xiàn)認知能力的下降,此現(xiàn)象被稱為認知障礙綜合征(CDS)。
年齡是CDS最大的風險因素,年齡越大的貓發(fā)生CDS的可能性越大。研究顯示,7~11歲的貓中,有36%的主人表示他們的貓有行為問題。臨床報道的CDS患貓典型病例年齡通常為11歲以上,并且11~14歲的貓出現(xiàn)1種及以上與CDS有關的行為問題的比例為14%~50%,15歲及以上的貓為50%以上。
CDS患貓的確切病因尚不清楚,但普遍認為疾病的發(fā)展主要與腦部氧化損傷、血管功能不全、腦血管血流量改變和神經(jīng)炎癥等因素相關。老年貓可能由于心輸出量減少或血液黏度改變出現(xiàn)血流不暢或缺氧的情況,并且細胞衰老導致氧氣利用率和線粒體產(chǎn)能效率均下降,產(chǎn)生更多自由基,使得腦組織更容易受到氧化應激損傷。除了貓自身因素之外,MacQuiddy 等推測貓CDS發(fā)生率可能與城市空氣污染、貓的社交互動和生活環(huán)境有關。
認知被定義為學習、思考、解決問題、記憶和交流的能力,正常衰老的動物通常對指令和新奇事物的反應和興趣降低、睡眠時間增加、社交能力輕微下降,但大多數(shù)情況學習和記憶能力不會受到負面影響。CDS患貓則表現(xiàn)與正常衰老不同的癥狀,最初對于患有CDS的犬和貓使用相同的臨床癥狀判斷標準,縮寫為“DISHAAL”,但隨著研究的深入,發(fā)現(xiàn)CDS患犬和患貓臨床癥狀有一定區(qū)別,因此為患貓制定了新的判斷標準,縮寫為“VISH-DAAL”。
V(Vocalisation)代表嚎叫,特別是晚上,可能因為患貓迷失方向、尋求關注或?qū)ふ沂澄?;I(Interactions)代表社交、互動的改變,患貓對于來訪客人、家庭成員或其他動物表現(xiàn)煩躁、恐懼或攻擊性行為,并且對其他人的接近、問候或者愛撫興趣降低;S(Sleep-wake cycle)代表睡眠清醒周期變化,表現(xiàn)為患貓睡眠減少并且常在夜間醒來;H(Housesoiling)代表患貓在室內(nèi)隨地排泄,企圖用尿液標記環(huán)境讓自己感到安全;D(Disorientaon)代表定向障礙,分為空間定向障礙和時間定向障礙;A(Activity)代表活動水平,表現(xiàn)為患貓對玩具不感興趣,不愿意和主人或其他動物玩要經(jīng)常漫無目地徘徊,以及出現(xiàn)重復性行為,比如轉圈、咀嚼、舔舐和凝視;A(Anxiety)代表焦慮,患貓高度警覺甚至易怒,食欲下降,對基本自潔行為失去興趣;L(Leamming/memory)代表學習或記憶能力下降,表現(xiàn)為患貓無法學習新指令或者對以前的指令沒有回應。其中,11~14歲患貓最常見的行為變化是與主人和其他寵物社交互動的改變,15歲及以上的患貓最常見的行為變化是活動水平和嚎叫的改變。
診斷貓CDS是一項具有挑戰(zhàn)、緩慢且耗時的工作,因為沒有特定的診斷方法或工具,并且CDS患貓臨床癥狀與許多疾病有很大重疊,所以只能通過排除其他可能引起行為改變的潛在病因,如高血壓、疼痛(如骨關節(jié)炎、胃腸道疾病、胰腺疾病或牙科疾病等引起)、慢性疾病、內(nèi)分泌疾病(如甲狀腺功能亢進或糖尿病)、傳染性疾病、腫瘤和分離焦慮癥等才能做出最終診斷。首先,6歲以下的貓不太可能患有CDS,其次,雖然貓CDS沒有品種傾向性報道,但是應該在臨床鑒別診斷時保持對于有品種傾向性疾病的警覺性,便于進行排除診斷。然后圍繞“VISHDAAL”進行診斷,診斷流程如圖1所示。
.png)
目前雖然沒有治愈CDS患貓的方法,但適當?shù)母深A可以緩解臨床癥狀,干預措施包括環(huán)境管理、飲食管理和藥物治療 。
改善不良環(huán)境,進行環(huán)境豐容可減緩患貓認知能力的下降,包括為貓準備溫暖舒適的生活空間,提供細心且耐心的陪伴、照顧和引導,保持規(guī)律的日常生活均有助于減少患貓焦慮。另外,輔以定期訓練、社交玩耍、鍛煉和使用新玩具均可豐富患貓的日常生活。
此外,對于不同癥狀的CDS患貓可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,如針對尋求關注的嚎叫可給予患貓更多的陪伴,尋求食物可使用定時喂食器,迷失方向可在夜間使用夜燈等。然而,對于CDS癥狀嚴重的患貓應該循序漸進改變,盡可能降低突然的環(huán)境變化對貓的刺激,否則患貓通常會表現(xiàn)出更明顯的癥狀。
目前報道的能改善CDS患貓癥狀的營養(yǎng)調(diào)節(jié)物質(zhì)包括營養(yǎng)補充劑和特定飲食。
針對CDS患貓的營養(yǎng)補充劑包括抗氧化劑、促進谷胱甘肽合成的物質(zhì)、脂肪酸和線粒體輔因子等。
抗氧化劑能提高機體清除氧化物的能力,降低氧化應激對腦組織的損傷,包括B族維生素、維生素E、維生素C、谷胱甘肽、生育酚、類胡蘿卜素、白藜蘆醇、輔酶和硒等,各種抗氧化劑混合物改善效果更好。此外,蜂王漿蛋白因具有抗氧化、抗炎和免疫調(diào)節(jié)作用,也被認為可用于改善貓CDS。
ω-3脂肪酸,尤其是二十二碳六烯酸在大腦中起重要的神經(jīng)保護和抗炎作用。線粒體輔因子,如α-硫辛酸和左旋肉堿均能抑制線粒體衰老,增強線粒體功能,減少氧化物生成。研究表明,在食物中添加左旋肉堿能提高貓的活動性。但是α-硫辛酸對貓有毒性,不可添加在飲食中。
在犬中,飼喂含中鏈脂肪酸甘油三酯(MCTs)的食物可減少CDS癥狀。但是對貓并沒有發(fā)現(xiàn)適口性較好的MCTS食物,所以并不清楚MCTs對貓是否有用。Pan等研發(fā)了一種混合營養(yǎng)素,即大腦保護混合劑BPB,是一種包含B族維生素、抗氧化劑、脂肪酸和精氨酸的混合營養(yǎng)素,研究證實,在基礎日糧中添加BPB可改善中老年貓的認知功能,也可以起到神經(jīng)保護作用四。此外,植物提取物,如提取自毒扁豆的毒扁豆堿和提取自雪花蓮的加蘭他敏,還有中草藥銀杏、蛇足石杉、姜黃、人參、黃連和丹參等,均在治療CDS中有突出表現(xiàn)。
雖然沒有專門為CDS患貓設計的飲食,但某些商品糧已經(jīng)顯示出積極的治療效果,包括希爾斯Feline Mature Adult7+、希爾斯c/d泌尿道減壓處方糧、雀巢 Purina Pmo Plan和皇家情緒舒緩處方糧。一項為期5年的研究表明,喂養(yǎng)雀巢 Purina Pro Vibrant Maturity7+的7~17歲健康貓比沒有喂養(yǎng)的貓活得更長也更健康。
目前已注冊的3種用于治療犬CDS的藥物為司來吉蘭(Seligiline)、麥角溴煙酯(Nicergoline)和丙戊茶堿(Propentofylline)。雖然沒有用于治療貓CDS的許可藥物,但已有研究表明,治療犬的藥物用于貓可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嗎,不同藥物用藥劑量如表1所示。
.png)
全球養(yǎng)寵數(shù)量不斷攀升,隨著貓的壽命日益增長,未來受CDS影響的患貓比例將會增加。
認知康復訓練也是日后可進一步研究的治療方向,比如迷宮游戲、注意力訓練和記憶訓練等。對于藥物治療,目前國際上針對貓CDS的藥物大多是西藥,主要的治療目標是改善患貓的認知障礙癥狀并且防止癥狀加重。隨著中獸醫(yī)的發(fā)展,目前已知一些植物提取物在治療CDS患貓上也表現(xiàn)出一定作用,可嘗試結合針灸和推拿用于CDS患貓的治療。對于CDS患貓,除了采取積極的醫(yī)學治療之外,主人和獸醫(yī)的人文關懷和心理上的關照也有利于治療。因此,后續(xù)需要更多研究來提高對貓CDS的重視和理解,才能更好提高老年動物的福利、減緩疾病的發(fā)展,甚至延長其壽命,使人類和寵物之間的聯(lián)系更加緊密。
來源:張姝婧等《貓認知障礙綜合征的研究進展》